设为首页   加入收藏   联系我们  
 
 
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 新闻动态 招生简章 毕业文凭 专业介绍 自考政策 优势分析 网上报名 联系我们
通知公告 在线咨询QQ: ·   
重点聚集
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考本科2021招生简章
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考本科优势分析
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成教2021招生简章
·第二师范学院自考办致考生家长的一封信
·各大媒体报道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考
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考助学班办学优势
招生问答
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班的性质
·新生报名时需要什么?
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宿舍条件怎么样啊
·请问“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是几类大学吗
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是几本
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全日助本科助学班招
·自考本科毕业证是否属于有效学历证明
·学生毕业后享受什么待遇?
·全日制助学班学生的入学后在校待遇怎
·全日制助学班的学生毕业证书国家认可
 
校园动态  

努力建设应用型大学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


[编辑: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考]
 
----对省属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讨
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胡仲军
省属高校,是地方人才的“摇篮”、应用技术的“研究院”,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,但也不同程度存在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不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。一方面,高校毕业生就业难、科研成果转化难;另一方面,社会渴求应用型、复合型人才,大量技术难题需要攻关。在表面上,是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与市场需求“两张皮”的问题;而实际上,是人才和科研供需结构错位、供给对需求反应迟钝、供给质量不能满足需求升级的问题。因此,在高校迫切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
一、人才培养,要服务市场需求
培养人才,是高校的基本职能。培养懂专业、有能力、负责任的人才,是举办高等教育的初衷。当前的问题,是部分毕业生知识结构、整体素质不适应社会变化的、升级的需求,造成人力资源结构性过剩和稀缺的问题。
课程设置,要服务岗位需求。一是要处理好课程设置与职业需要的关系。学生的知识结构既要面向未来的发展,也要兼顾现实就业的需要,要根据职业标准设置核心课程。知识在更新、对岗位的要求在变化,教学内容也要适时重组、融合、创新;二是要兼顾专业知识学习与通识教育。要授业、解惑,也要传道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,还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、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;三是要兼顾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训。既要掌握基础理论,也要培养动手、创新的能力,知行合一。将学习过程模块化,把实习“嵌入”到课程学习全过程;四是要处理好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关系。基础课要支撑专业课、支持通识教育,专业课要传授最新的、适用的内容。
专业建设,要为产业发展培养人才。一是要依据地方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设置专业,在服务中建设重点专业,并逐步形成特色和竞争优势;二是专业招生要考虑人才市场需求,根据考生报考率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,安排招生指标;三是重视建设专业集群,专业集群既要考虑支撑学科建设,也要对接和服务产业链,服务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;四是致力于建设一流专业,每一所学校至少要有一到两个专业成为知名的品牌,为产业发展培养一流的人才。
改革教学方法,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。一是推广翻转课堂。在课前,教师把教学课件和参考资料放在网上,学生提前预习。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互动、研讨,培养学生独立思考、相互沟通的能力,也形成倒逼机制,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;二是推广慕课。让学生通过慕课分享最优质的课程资源,提高学习兴趣、学习效率。建设在线数字精品课程,为学生在线学习创造条件;三是完善考核办法。对学生的评价,不仅要看考试成绩,还要看平时参与互动的情况,对教师的评价也要参考平时的工作情况。将结果和过程结合起来考核,使师生产生提高教学质量的内生动力。
培养和使用人才,要重视的几个问题。一是要用其所长。高学历主要证明学习和研究的能力,要支持高学历的人员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。许多岗位更需要行政能力,或者具体操作的能力,录用人员片面强调高学历,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;二是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。我们需要顶尖的科学家,也迫切需要更多身怀绝技的“工匠”。要从制度建设上,在全社会形成既重学历教育,也重能力培养的氛围,让努力工作、贡献社会的人,都能获得应有的回报、受到社会的尊重、实现人生的价值;三是要完善对大学的管理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,人才的培养要与之相适应。要淡化一本、二本学校的层级概念,要缩小部属、省属高校的政策差别,降温专升本、大学更名。
二、科学研究,要解决现实问题
科学研究,是高校的重要职能。科学研究、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“三位一体”,目的是供给高水平的科研成果,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,提升教师队伍素质,强化学科特色,提升学校品牌,促进学校发展。
科研项目,要来自现实需求。一是由需求方提出项目。把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作为科研项目,减少成果转化和推广环节,降低转化成本;二是兼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。企业更注重应用研究,但没有基础研究,难形成核心竞争力,高校具有基础研究的优势,基础研究要服务于应用研究;三是兼顾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。纵向项目以基础研究为主,项目的层次说明学校的科研水平,横向项目主要是合作项目,项目经费的多少说明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贡献。
科研经费,要用好用活。一是用好横向项目经费。经费的使用由合作双方签订协议约定,主要由《合同法》和财务制度规范,不应该受规范财政资金的办法约束;二是用活纵向项目经费。把项目经费分为基本经费和项目单位的配套经费,基本经费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管理,配套经费由项目负责人支配,主要用于科研工作必须,但按照现行制度不能及时支出的项目;三是鼓励风险投资。通过政府政策支持、设立引导基金、培养专门人才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,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。
成果转化,要注重操作性。一是引入市场机制。出台补助、补贴的政策,形成研究团队、投资机构、中介组织、创新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,逐步建成以大学为中心的科技产业园区;二是建立激励机制。对单位的科技成果,成果转化由所在单位决定,报有关部门备案,成果转化收益主要奖励项目负责人和研发团队成员。对个人的成果,转化收益归个人,允许知识产权持有人成立公司,或离岗从事成果转化工作;三是做好服务工作。政策要配套、部门要协同,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。大力宣传有关政策、宣传成功的案例,形成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。切实落实出台的政策规定,简化办事手续,提高工作效率,帮助解决问题。
三、开放办学,通过融入市场促进供需协调
开放办学,通过校地、校企、校校和国际合作,了解需求,提高供给水平,促进供需协调。在合作的过程中,整合社会资源,为社会服务;形成办学特色,提升办学水平。
共建科研和实践平台。一是共建研究中心。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,企业专家担任学生的实践导师或研究生导师,讲授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,研究生以企业的现实问题作为研究课题,避免“纸上谈兵”。通过联合攻关,促进校企协同;二是共建实习实训基地。学生在课堂学习理论,在基地训练能力,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,学校根据企业需要设置课程和专业,为企业订单培养,相当于把企业新员工的培训提前到学校,减少企业的培训费用和时间;三是建立长效机制。通过制度安排,把校企合作落实到双方的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,有计划、有布置、有考核。政府要出台支持的政策,调动企业的积极性,让合作双方得到优惠、实现互赢。
校企共建二级学院。一是整合校企资源。利用学校的办学资质和办学条件,企业的资金和机制,创办新的二级学院,或者共建现有的二级学院;二是推动高校改革。在共建学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,取得经验,产生“鲶鱼效应”,推动全校的改革;三是以共建学院促进供需协调。以学院为纽带,形成学校和企业协同的体制机制,使高校成为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“研究中心”,企业成为高校培养产业人才的“训练基地”,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融合的问题。
开展国际合作。一是注重培养质量。选择较高水平的学校,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,结合国情和校情,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,培养复合型、有国际视野的人才;二是适度扩大规模。既要让学生走出国门,也要积极争取招收国外留学生,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教育和文化氛围。在联合培养学生的基础上,支持教师出国培训、访学和学术交流;三是做出特色。在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背景下,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,大学要超前谋划、争取主动,使国际合作成为新的特色和品牌。
四、完善体制机制,激发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生动力
在企业,产品供不应求,企业就发展,如果相反,企业就有可能破产。高校的“产品”,是毕业生、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,既然有明确的市场需求信号,为什么有的学校反应不够敏感?主要原因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滞后,学校缺少危机感、紧迫感。
建立现代大学制度。一是依法办学。完善和落实《高等教育法》,制定并落实大学章程,通过立法明确大学定位,规范政府与学校的关系,明确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权利、义务,以及有效的实现途径;二是自主管理。完善学校组织机构之间的权力分配与制衡的制度体系,完善党委领导、校长负责、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;三是社会参与。完善大学的外部治理结构,探索建立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度,通过开放办学了解需求、整合社会资源,并加强社会对大学的评价和监督。  
推进人事制度改革。一是实行教师分类管理。面向国内外引进优秀人才,重视引进学科带头人、柔性引进产业技术领军人物,努力培养“双能型”教师队伍。完善激励机制,让人才流动起来,在流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,提高队伍整体素质;二是推进行政人员职员制改革。通过改革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行政效率,提高专业化水平;三是试行校长任期制。面向社会招聘校长,明确任期责任并严格考核,强化校长群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意识,提高办学治校的能力和水平。
    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。一是实行政策优惠。支持学校和社会共建研究中心、实习实训基地、二级学院,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。对校企合作项目的立项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、科研平台的申报、成果的评定、项目经费的安排、共建学院的招生指标等给予重点倾斜,支持高校引入市场机制建设科技产业园区;二是改革评价体系,学科带头人的遴选,注重其对基础理论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。把横向项目业绩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条件,减少论文数量的权重;三是对学校实行分类管理。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制定不同的标准,给予公平的待遇。在个体上,引导高校合理定位,克服同质化倾向,在不同层次、不同的领域办出特色,争创一流。在整体上,公立大学与民办大学、综合大学与专业学院在竞争中相互补充,研究型大学、应用型大学、职业学校在不同的领域都能够创造一流,形成良好的发展生态。  
 
【打印此文】 【关闭窗口】 【返回上一页】
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考  | 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考本科  | 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考网  | 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考专套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成教 | 网站地图
版权所有: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全日制自考本科助学班招生网
地址: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二路29号  招生热线:18971104792   联系人:陈老师  咨询QQ:97086348  邮箱97086348@qq.com